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专家 > 专家风采 > 预防医学专家
编号:213766
李河民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李河民在病毒学方面造诣较深,并具有较强的科学预见性。他根据国内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和国外对此病的研究发展趋势,早在70年代中期就组建了肝炎研究室,进行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工作。为了搞清我国乙型肝炎发病情况,李河民于1976—1979年和有关单位协作,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肝炎流行病学普查,采集到近30万人的血液进行检测,得出我国有1亿以上的人口为乙型肝炎带毒者的结论。这一重大流行病问题的发现,对分析我国肝炎疫情和制订预防措施有着重要的价值。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病毒考察组到我国考察时,充分肯定了李河民等在肝炎研究上的成就,并经我国卫生部批准,确认他所领导的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肝炎研究室为国家肝炎研究中心。

    李河民认为,我国有1亿上庞大的乙肝带毒人群作为传染源,对所有健康人特别是儿童势必造成严重的威胁,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研制成功安全有效的乙肝疫苗,对所有的婴幼儿进行预防接种,就可完全控制乙肝的感染,就象过去普种牛痘苗消灭天花一样。卫生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及时下达了研制乙肝疫苗的任务,将其列为国家建设第六个五年计划科技攻关项目,由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协作研制。在研制工作中,李河民运用他的丰富经验,对乙肝疫苗研制工作的总体设计,提出了方向性、战略性的指导意见。例如他提出在研制的第一阶段,在提纯灭活工艺上,应以安全性为重点;第二阶段则以保证安全性,稳步提高收获率及成品效价为重点,他以科学的态度对课题设计中的各个分题提出应按轻重缓急的需要来进行,使研制工作得以循序渐进,保证了各分阶段的工作质量。李河民还对研制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进行具体的指导,如对乙肝病毒抗原的灭活方法和条件,对抗原量的损失和对抗原性质的影响等,他亲自指导三名研究生作专题深入研究,终于找出较适当的抗原灭活条件和方法,提高了疫苗效价。他认为,每项检测方法和指标均应准确,否则就不能评价疫苗质量的好坏。因此,从研制工作开始,李河民就指导他的同事们对疫苗蛋白含量和抗原特异性进行反复多次检测并建立了比较可靠的检测方法,这是控制制品质量的重要一环。几年来,该研究室在控制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及效力方面,共建立了41项关键性的检测项目。这样,随着疫苗的研制成功,乙肝疫苗的制造检定规程以及技术操作细则也就制定出来了,为疫苗的科学生产和质量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项科研课题已顺利地通过了国家科委的验收,并被列为国家建设第六个五年计划科技攻关表彰项目。研制成功的乙型肝炎疫苗,在1988年被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审定通过,成为我国《药品管理法》颁布以来,第一个获得新生物制品证书和生产批准文号的新制品。该项成果在1986年和1987年分别获得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疫苗研制过程中,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曾派专家来我国考察,充分地肯定了我国这项研究工作的成绩。但也有的专家认为我国的疫苗浓度太大。李河民等坚持一切通过科学实践。通过实验证明,我国乙肝疫苗浓度大,免疫原性好,而日本的乙肝疫苗浓度小,免疫效果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官员最后也承认这种浓度小的疫苗阻断不了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
, 百拇医药
    在研制成功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同时,李河民根据国外信息,帮助他的同事和研究生们承担了“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不同类型肝炎疫苗的综合评价”、“肝炎诊断试剂的研制”等国家建设第七个五年计划科技攻关课题。在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中,李河民指导他的研究生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抗原表位结构,发现用酵母细胞表达的抗原有别于哺乳动物细胞或痘苗病毒表达的抗原,其结果可能有助于说明酵母重组抗原的优点,这在国外文献中尚无报道。李河民还是国家攻关专题“肝炎诊断试剂研制”课题的负责人,他一直认为,我国肝炎诊断试剂在生产、质量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不提高试剂质量,加强管理,诊断检测和控制肝炎流行就是一句空话。肝炎诊断试剂完全依靠进口,根据我国的经济实力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搞出我国自己的肝炎诊断试剂。通过李河民积极组织领导,和全国有关单位协作攻关,终于使我国研制的肝炎诊断试剂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近些年来,我国的狂犬病急剧增加,患者死亡率达100%。控制和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对家犬做预防接种。李河民较早就提出研制兽用狂犬活疫苗的见解,他指导科技人员运用研制乙脑活疫苗的经验,经研制得到了狂犬减毒株,经在家犬中进行活疫苗接种观察,结果证明既安全,又可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

    李河民等所取得的科研成就是和他几十年来刻苦钻研和一贯求实的作风分不开的。他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下班后他仍在办公室里工作。他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赞扬。他参加了1956年全国12年科学远景规划会议,参加了1963年全国10年医学科研规划会议;出席了1977年的北京科学大会和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在对外交往中他也做了大量工作,1965年,被邀请参加在罗马尼亚召开的国际微生物学论文报告会,并在会上宣读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变异》的论文。自1979年以来,他几乎每年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天花、病毒性肝炎和乙型脑炎的工作会议,并以临时顾问的身分作有关专业的工作报告。他还担任过国际肝炎和乙型脑炎会议的副主席。,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