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综合症 > 结肠易激综合征
编号:12362770
治肠易激,中医最拿手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8日 生命时报 2013.01.08
     没吃任何脏东西,却一趟趟地跑厕所,特别是临出门或遇到要紧事的时候;经常肚子胀,却几天没有大便,或者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病人很痛苦,做了各种检查和化验,却查不出什么器质性病变。如今,医院里这样的病人越来越多。其实,这类疾病与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节奏和心理压力有关,叫做“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在20—40岁多见,女性比男性多,白领多于蓝领,城市多于农村。前不久,浙江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5.2%的学生患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肠道容易激动,只要一激动,就出现腹痛及大便性状的改变,如腹泻、便秘,粪便中可带有黏液,还会有便后不爽感,往往长达半年以上。目前认为,精神心理因素对此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目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没有特效药,西医主要是针对腹痛、便秘、腹泻及精神焦虑进行对症治疗。中医治疗则根据不同症状,将病人分为肝郁脾虚、脾虚湿阻、湿热内阻、脾湿阳虚、燥热津亏等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肠易激综合征病情容易反复,因此一定要坚持治疗2—3个月,大多数患者病情会痊愈或趋于稳定。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强调情绪调整与饮食调理相结合。患者应保持乐观豁达的情绪,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多参加户外活动,和朋友聊天,适当地给心情放假,释放内心压力。所有患者都要做到饮食规律,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为基本原则。便秘的患者,饮食中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腹泻的患者则应避免。腹胀的患者应限制产气食物的摄入,如咖啡、碳酸饮料、酒精、豆制品、牛奶等,应少食、少饮为宜。▲, 百拇医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张声生主任 汪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