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1
编号:13694001
心力衰竭合并缺血性肝炎6例临床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9日 徐肇元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合并缺血性肝炎的临床持点。方法 对6例心力衰竭合并缺血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力衰竭合并缺血性肝炎患者的肝脏酶学显著升高,尤其以ALT、AST、LDH升高为著,同时常合并肾功能Scr、Bun异常,一旦心衰好转,酶学指标迅速恢复。结论 心力衰竭合并缺血性肝炎,具有显著升高的可逆性的肝脏酶学改变,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其治疗与预后与原发疾病的治疗密切相关。

    关键词:缺血性肝炎;心力衰竭

    缺血性肝炎(ischemic hepatitis,IH),是1979年由Bynum et al[1]首先提出,指由于心输出量急剧的减少而导致肝脏血流灌注减少、肝脏缺血缺氧。大多继发于严重的心力衰竭、休克、呼吸衰竭、重症脓毒症等基础疾病,因此又被称为休克肝(Shock liver)。而2003年,Henrion et al[2]观察提出其最终病理生理机制是由于缺氧引起的肝脏损害,因此更准确的表达应为缺氧性肝炎(Hypoxic hepatitis,HH),但目前大多数学者仍然更习惯沿用缺血性肝炎这一概念。IH临床上以肝小叶中央性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酶短时间内一过性急剧升高为特点,常提示预后不佳,病死率较高,故早期识别、避免误诊,早期干预、改善预后极其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依据Gibson et al[3]及Gitlin et al[4]提出①具有引起缺血性肝炎的心源性休克、循环性休克或呼吸衰竭等原发病;②肝脏血清转氨酶急剧升高,并具有可逆性,随心力衰竭或严重低血压状态的好转于7~14 d内降至或接近正常;③各种类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阴性;亦排除中毒性及药物性肝炎。当上面3个条件同时满足时,不一定行肝活检以明确诊断。

    1.2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住或转入本科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CU)发生缺血性肝炎患者共6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